• 介绍 首页

    大奉打更人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大奉打更人 第312节
      可要是说全靠实力,似乎有些牵强。
      张慎收敛了喜色,“嗯”了一声:“辞旧的策问经义都是上上之选,但要说惊才绝艳,还差了些。”
      但不是惊才绝艳的话,又如何让三位主管官中,至少两位力挺他
      刚才听到学子报信,他自己都怀疑听错了。
      李慕白见报信的学子还在,招招手,唤他过来,问道:“京城那边还有什么消息”
      原本只是随口一问,没想到报信学子立刻点头,“有的,学生抄录杏榜后,也觉得许辞旧的会元有些不同寻常,便请一位阅卷官吃了一顿。
      “饭钱十五两,正要找书院报销呢。”
      几位大儒颔首,云鹿书院培养出来的学子,办事能力都是极强的,更不是迂腐刻板之辈。
      报信学子说完,又从怀里摸出一张纸,道:“听那位大人说,许辞旧第三场作了一首诗,深受东阁大学士赞誉。其他考官也很服气,再加上他前两场考试成绩极好,这才成了会元。”
      诗
      几位大儒面面相觑。
      第280章 佛光
      三位大儒默契的没有接,而是彼此交换眼神。
      院长赵守见状,伸手接过折叠好的宣纸,缓缓展开,然后他陷入了长久的沉默。
      察觉到赵守的异常,张慎试探道:“院长”
      但院长不搭理他,嘴里低声喃喃,陷入某种情绪里,暂时无法摆脱。
      过了好一会儿,赵守抚须而笑:“好诗这首诗,我要亲手刻在亚圣殿,让它成为云鹿书院的一部分,将来后世子孙回顾这段历史,有此诗便足矣。
      “今晚你们仨来我雅居喝酒,咱们畅饮到天明。”
      三位大儒觉得不可思议,院长赵守身为当今儒家执牛耳者,怎么会因一首诗如此失态。
      即使是“暗香浮动月黄昏”、“满船清梦压星河”这类令人拍案叫绝的佳作,院长也只是微笑赞誉。
      “你们自己看”赵守把纸递了过来。
      张慎接过,与两位大儒一同观看,三人表情倏然凝固,也如赵守之前那般,沉浸在某种情绪里,久久无法摆脱。
      “行路难,行路难,多歧路,今安在。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。”李慕白忽然老泪纵横,伤感道:
      “这首诗,写的就是我们云鹿书院啊。”
      张慎和陈泰两位大儒握紧拳头,他们明白院长为何失态,李慕白说的没错,这首诗是写给云鹿书院的。
      回顾国子监成立的这两百年里,云鹿书院进入史上最黑暗的时代,学子们挑灯苦读,奋发向上,换来的却是雪藏,一腔热血无处挥洒,满腹才华无处施展。
      停杯投箸不能食,拔剑四顾心茫然
      而这最后两句,简直是神来之笔,让几位大儒豪气顿生,心情激荡。
      诗词最大的魅力就是共情,完全戳中院子赵守,以及三位大儒的心窝了。
      “院长”
      张慎咳嗽一声,从激荡的情绪中摆脱出来,低声道:“许辞旧是我的弟子,我含辛茹苦教出来的。”
      “谨言,辛苦了,辛苦了。”赵守欣慰道。
      “为书院培养人才,我张谨言责无旁贷,谈何辛苦。”张慎义正言辞的说:
      “不过,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,希望院长能满足。”
      陈泰和李慕白瞬间警惕起来。
      赵守温和道:“什么要求”
      “您亲手刻诗时,记得要在辞旧的署名后,写几个小字:师张慎,字谨言,荆州人士。”
      赵守还没回答呢,陈泰和李慕白抢先说道:“我反对”
      张慎大怒:“我学生写的诗,管你什么事,轮得到你们反对”
      “狗屁”
      两位大儒吹胡子瞪眼,毫不客气的拆穿:“你学生什么水平,你自己心里没底儿你首诗是谁写的,你敢说的不知道”
      张慎当然知道,许辞旧是他学生,自己学生几斤几两,当老师的比谁都清楚。
      至于许辞旧是怎么猜中题的,张慎的想法是,许七安请了魏渊帮忙。
      “”
      赵守心里闪过问号,挥手隔绝了旁侧报信学子的听觉,沉声道:“你们刚才说什么这首诗不是许辞旧所作”
      陈泰哼了一声:“许辞旧擅长策论,诗词平平无奇,如何做出这等振奋人心的佳作。”
      李慕白接茬:“还不是我的学生许七安作的。”
      “什么时候又成你学生了。”张慎嗤笑道:“那也是我的学子,所以,不管如何写我名字都没错。”
      三位大儒叽里呱啦吵起来。
      院长赵守听了片刻,大概明白了,这首诗并不是许辞旧所作,而是他那位被儒林誉为诗魁的堂哥做作。
      这么说来,许辞旧也作弊了。
      “对了,咱们这位会元主治什么”赵守问道。
      儒家讲究人品,等级越高的大儒,越注重品性的坚挺,说白了,每一位大儒都有着极高的人格操守。
      但这不代表儒家全员圣母婊,除非在立命境时,立的是圣母婊的“命”,不然的话,小节可以失,问题不大。
      但作弊并非小节。
      “治国和兵法”张慎道,他本来就是以兵法著称的大儒。
      治国是每一位儒家学子都要学习的“技能”,在这个基础上,儒家学子可以再选择12个主修的“课程”。
      有些学子主治礼记,有些学子主治中庸,许辞旧主治兵法。
      赵守闻言,放心的点了点头,主治兵法的话,那没有问题,不会对未来的晋升造成影响。
      “你们不必为一首诗争论,我想,那许七安是借堂弟之手,将此诗赠予书院。这对我们来说,才是最大的回馈。”赵守说道。
      “院长说的是。”三位大儒齐声道。
      等以后在找许宁宴讨要佳作三位大儒又同时心想。
      另外,他们很默契的在心里补充一句:卑鄙小人杨恭
      第二天,许府大摆宴席,宴请亲朋好友,按照许新年的意思,府上为三部分客人划分出三块区域:前院、后院、中庭。
      中庭里坐的是他的同窗好友,后院外人不方便进,所以坐的是同族的人。前院则是许二叔和许七安的同僚。
      三波客人被完美的分割,自顾自的喝酒吹逼,读书人不理会粗鲁的武夫,武夫也不搭理读书人的装腔作调。
      “二郎不愧是读书人,安排的井井有条啊。”许七安一边陪着小老弟四处敬酒,一边感慨。
      “我们老师怎么没来参加”许七安问道。
      许二郎喝了几杯酒,粉面微红,吐着酒息,无奈道:“今早送请帖的下人带回来消息,说老师和两位大儒打了一架,受伤了。”
      “又打架了”许七安心说,云鹿书院的读书人脾气都这么暴的吗。
      兄弟俩转道去了内院,这里都是族人,婶婶和二叔留在席上陪着许氏族人。几个吃饱的小孩在院子里嬉戏,很羡慕许府的大院。
      许铃音羞于小伙伴为伍,从头吃到尾,打死不挪位。
      许氏族人高兴坏了,前阵子许大郎刚封爵,许二叔紧接着便中会元,许家这是要崛起的征兆啊。
      年轻一辈开心的同时,想的更多的是依靠这株大树,将来说不准能飞黄腾达。
      老一辈的开心更加纯粹,老泪纵横的说祖宗显灵,许氏要成为大族了。
      “驴二蛋,”一位族老起身,拍着许平志的手背,欣慰的说:
      “大郎和二郎能成材,你功不可没啊。一文一武,都让你给培养出来了。你可比那些夫子还厉害,我家里正好有一对孙子,二蛋你帮我带几年”
      驴二蛋是二叔的乳名,许七安亲爹的乳名叫:驴大蛋。
      这称呼也就族里的老人能叫一叫。
      “哈哈哈,好,没问题,叔公尽管把那两个小崽子送来。”许平志春风得意,有点飘了。甚至觉得许辞旧和许宁宴能成材,就是他的功劳。
      你有个屁功劳,你明明是不当人子许平志许七安面带微笑,心里吐槽。
      爹真是毫无自知之明,你只是一个粗鄙的武夫而已许新年心里腹诽。
      在教育子嗣这一块,没人夸赞自己,让婶婶心里很不愤,但想到以前和侄儿的过节,她觉得如果站出来邀功,肯定会被侄儿怼。
      京城,西门。
      守城的士卒忽然听见了似有似无的梵音,缥缈的仿佛来自天际。
      一位士卒挖了挖耳朵,发现梵音依旧回荡在耳畔,“喂,你们有没有听到什么奇怪的声音”
      他刚问完,便见对面和身边的同僚也在挖耳朵。
      这时,城墙上有人喊道:“佛光,西边有佛光”
      城墙下的士卒下意识的握紧了长矛,警惕的远眺,几秒后,他们看见了金灿灿的佛光自西边冉冉升起。
      仿佛朝阳初升不,比阳光更纯粹,更具亲和力。
      不知不觉间,他们松开了紧握着的长矛,举目望着纯粹的佛光,眼神虔诚而温和,像是被洗涤了心灵。
      守城的千户用力咬破舌尖,疼痛刺激他的大脑,获得了短暂的清醒,以此来对抗内心的“虔诚”。
      他踉跄推开痴痴西望的士卒,抓起鼓锤,一下又一下,用力敲击。
      咚咚咚
      沉闷的鼓声传遍四野,震在守城士卒心里,震在东城百姓心里。
      “来了”
      正举杯敬酒的许七安,脑海里响起神殊和尚的呓语。